最新目录

科技赋能促进金融发展(2)

来源:新金融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金融科技促进银行网点智能化 当下,支付无卡化已成趋势,而具有大规模支付需求的商业银行更需要从支付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提升金融业的

二、金融科技促进银行网点智能化

当下,支付无卡化已成趋势,而具有大规模支付需求的商业银行更需要从支付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提升金融业的支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支付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服务改革。作为商业银行能否打破由第三方支付引领的扫码支付竞争局面,进而占领私人业务市场的关键之举是要实现银行业网点的智能化。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金融机构平均离柜率一直上升。2018年底,银行平均离柜率达到88.67%,2019年末银行平均离柜率达到90%。金融机构离柜率的持续上升,一是来自银行网点柜面业务的不断分流,二是来自银行网点的智能柜台等新型智能设备的持续增加。新型网点智能设备在加速银行网点智能化的同时,金融科技也为银行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银行个人业务之外,银行票据、对公业务也将逐步走向自助化。随着银行柜员从柜面业务中解放出来,其业务重点会转向网点营销,简单的对公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智能化的又一着力点。2019年,平安银行大胆创新智能化柜台,在“金融+科技”的引领下,平安银行构建“智能远程”对公服务新模式,提出“轻前端、重远程、强流程”的对公运营新理念。因此,平安银行引进了对公一体化自助设备(CTM),成为我国第一台“智识别、智远程、智交互、智鉴别”的对公智能服务终端。

在各家金融机构不断提高网点智能化服务的同时,要加强金融科技场景化建设,使金融领域的各个环节相通,构建更加开放的金融业务。传统金融智能因非现金支付的影响,正在向“智慧银行+”转型,如建设银行推出的“移动金融服务舱·5G智慧政务小屋”“刷脸乘车”“5G智能银行网点物联总控”等金融产品的创新,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新智能技术的影响下,科技赋能促进金融机构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正在实现交易智能化向网点智能化的转变。银行在着力优化网点渠道,提升网点交易智能化水平的同时。还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全面提升网点业务的智能化。

三、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督与管理

金融科技行业正在改变金融服务模式和市场结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在商业、游戏和社交网络业务上积累大量客户,创建了全能银行和金融科技生态系统。这些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对市场提供的好处很多,包括降低在线支付成本,增加对传统业务服务不到人群的服务,从而大幅增加贷款交易量。与此同时,银行正在失去传统消费市场的优势,并越来越多地成为这些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的支付渠道或中间或后台。

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在影子银行系统中运营;他们汇集银行现金,投资银行间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或小额贷款,从而实现信贷和期限转换。由于这些支付提供商在监管范围之外运营,因此难以监控实际资金流量。大多数从事消费贷款的金融科技公司遵循轻型资本模式;如果这些公司面临流动性紧缩,消费者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在金融科技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国最初采取了“轻触”监管方式。早期举措的范围及对其他经济体的溢出效应有限,几乎不需要监管干预。此外,即新兴产业需要空间蓬勃发展。例如,在支付宝首次推出该平台11年后,直到2016年才推出在线汇款价值上限。虽然淘宝网在2003年推出了在线支付交易,但政府直到2014年才向第三方支付业务发放许可证。在近几年强劲的金融科技增长中,监管机构已着手实施一系列监管措施,以加强监管。此外,金融科技的发展引发了与金融稳定之外的公共政策考虑有关的问题诸如保护数据隐私、网络安全、消费者保护、促进竞争和遵守反洗钱、打击资助恐怖主义等问题正在成为金融科技发展和监管的一个组成部分。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九个部委的指导意见以及中国银监会和其他三个部门的暂行规则规定了金融科技信贷的监管框架。这些政策强调,金融科技信贷平台及其在线贷款服务是金融信息中介,涉及金融中介和相关风险管理(FSB/CGFS,2017)。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的一系列公告中,政府制定了一个全面的总体框架,确定了他们将如何管理“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每项业务活动,对金融科技公司的业务实践进行更多检查和平衡。2017年5月成立的新的金融科技委员会将负责协调不同的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参与者。

“网联”是第三方支付系统的“联盟”或“协会”,成立于2017年3月。为第三方支付的集中清算所,以清除所有第三方支付,并将结束大多数第三方玩家连接的当前安排直接到每家银行。因此,网联将阻止公司规避监管机构对交易性质和资金流动的监督。同时,人民银行已经要求集中保管来自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的所有客户资金,要求这些提供商将所有客户资金存入中国人民银行。

文章来源:《新金融》 网址: http://www.xjrzzs.cn/qikandaodu/2021/0429/598.html



上一篇: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不畅引致风险分析
下一篇:强势的背后是颓势

新金融投稿 | 新金融编辑部| 新金融版面费 | 新金融论文发表 | 新金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金融》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