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家丨传统金融服务新市民面临三大难点 消

来源:新金融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小而散的消费需求满足难。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多以消费需求为主,总体呈现小额、高频、产品利率敏感等特点,且普遍存在于创业、住房、装修、教育、生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小而散的消费需求满足难。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多以消费需求为主,总体呈现小额、高频、产品利率敏感等特点,且普遍存在于创业、住房、装修、教育、生活、娱乐等多场景,对金融机构的产品灵活性、场景覆盖面、服务便捷性以及金融机构的风险成本控制等均提出较高要求。但传统金融机构现有产品大多聚焦于传统“优质客户”需求,准入门槛高,相对标准化,覆盖场景有限,与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存在一定程度错位。此外,出于风控成本的考虑,推出对新市民来说“性价比”相对较高的金融产品存在困难。

我国普惠金融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新市民群体的范围刚被界定,其具体定义、群体特征、金融需求与偏好等,还需结合各地区实际进行差别化的细致观察和研究。实现“充分满足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这一目标任务还任重道远,需要相关各方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尤其消费金融机构,更应提高站位,坚持初心,当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排头兵。

消费金融机构应充分树立金融服务大局意识,深刻认识做好新市民群体金融服务工作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共同富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将服务好新市民群体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抓好落实。同时,也应充分认识服务好3亿新市民,对金融机构自身来说,既是责任,更是机遇。金融机构围绕新市民的工作与生活消费所产生的业务机会,有望成为新的蓝海。只有敢为人先,善为人先,充分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做新市民植根城市的领路人、贴心人,才有可能使新市民群体成为消费金融机构的长期忠实客户,进而反哺机构长期稳健发展。

此外,消费金融机构应持续强化金融科技能力建设。要解决好新市民群体金融痛点问题,必须依赖数字金融实现“降本增效”。消费金融机构应持续发挥自身数字优势,深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前沿金融科技研发运用,不断提升智能服务科技支撑和大数据风控能力,为持续降低基础金融服务门槛,打造针对性贷款产品,灵活设置利息支付和本金偿还条款等提供技术支撑。

服务渠道覆盖难。一方面,新市民群体大多从事建筑、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工作时间较长,休息时间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市民金融服务获取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产品、服务的购买和获取程序相对复杂繁琐,对金融知识储备薄弱、学历相对较低的新市民来说,快速便捷获取金融服务存在一定障碍。

征信信息获取难。新市民进入城市不久,大多数属于灵活就业人群,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暂未纳入该群体,与城市人口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尚未建立,难以提供有效收入证明或稳定流水证明,且缺乏车辆、房产等固定资产支持,亦缺乏担保等有效增信手段,因而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主流金融体系的边缘位置,导致其征信信息不完善,甚至是征信白户。而征信信息的缺失,又进一步导致传统金融机构难以对其信用状况开展有效评估,从而被挡在传统金融服务大门之外,反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传统金融服务空白。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数以亿计的新市民群体已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其持续增长的金融需求与传统金融供给不充分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针对新市民群体特点,充分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已成为摆在各金融机构面前的时代命题。答好这道时代新命题,既需政府部门通盘考虑,发挥合力谋深谋远,也需各金融机构立足本职,各出奇招做实做细。而这其中,消费金融机构凭借目标客群定位高度重合,以及前瞻性数字化能力布局等优势,可以快速实现对传统信贷服务模式的补位破局,深入支持服务新市民群体将大有可为。

消费金融机构前瞻性布局数字化,具备科技优势。为更好地做好普惠金融,服务好新市民这类长尾客群,消费金融机构在设立之初即前瞻性布局数字化、智能化金融科技。借助数字化金融优势,一方面,打破信息不对称,解决征信信息空白问题,协助构建完善新市民数据库;另一方面,搭建较为完善的风控体系,有效解决新市民风险防控痛难点,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除利用数字科技优势解决征信难题和风控难题外,消费金融机构还持续创新探索服务新范式,延伸针对新市民群体的普惠金融服务边界。如马上消费充分发挥“互联网+”和金融云优势,紧紧围绕新市民创业就业等职业技能教育需求,实施“千里马?乡村英才培养计划”,通过自研“得助智播”、在重庆市奉节县康乐镇、广东省龙川县龙母镇打造线下“教育示范点”,为进城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小镇青年等新市民群体提供完善的免费培训课程体系,涵盖创业就业、劳动技能、职业发展、权益维护、直播带货等,帮助新市民提升业务水平和知识储备,逐渐形成在城市“安家立命”的软实力,相关做法获银保监会通报表扬。

文章来源:《新金融》 网址: http://www.xjrzzs.cn/zonghexinwen/2022/0909/1022.html



上一篇:社科院尹振涛:金融科技可以提升新市民金融服
下一篇:聚焦供应链金融科技新未来,京东供应链金融科

新金融投稿 | 新金融编辑部| 新金融版面费 | 新金融论文发表 | 新金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金融》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