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新金融时代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2)

来源:新金融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伴随着国内外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也日趋成熟,金融学教学的课程体系结构也较为稳定。但同时也表现适应性

(二)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伴随着国内外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也日趋成熟,金融学教学的课程体系结构也较为稳定。但同时也表现适应性不强的特征。可以发现,这一基本达成共识的课程体系更关注金融学理论以及基于理论所构建的应用体系,对于金融科技所推动的交叉学科的反映度、融合度和关注度不够。具体表现为重宏观、轻微观、轻实务、轻交叉。传统的核心基础课程体系较为注重“银行体系”而忽视资本市场的地位。目前这一状况虽有所改观,但课程体系仍然难以体现学科交叉性,即便已经开设金融科技或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学校,对于这一“交叉性”的体现,也只是在培养方案中分别加入体现“金融”和“技术”的模块课程,基本上是一种“机械组合”的状态。新金融业态下完整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

(三)教学手段应用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授为主,虽然多数高校大力提倡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并配备了金融专业实验室,但教学方式单一、实验手段单一、实验平台数据单调等问题依然严重。拥有完备金融数据库的高校屈指可数,更不用说具备可供大数据分析的数据平台。已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的高校,虽然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但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并没有体现新金融的科技特色。

(四)实践教学平台方面。金融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必须要与时俱进,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的变化和趋势。目前校内实践存在的问题,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应用性不强,多数高校还停留在模拟交易这一层次上。校外实践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接触与融合还远远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需求。

(五)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师资结构方面,基于传统课程体系的师资配备使得适应新型的、交叉型的专业课程建设的师资缺乏,同时缺乏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二是师资培训方面,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能够依靠基层教学组织加强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但适应新金融时代的教师能力培养并没有规范化和常态化,特别是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培训极少,教师成长以自我定位、自我发展为主;三是社会服务方面,目前主要的形式是专业教师开展企业培训服务,而在决策咨询、政策研究等方面的服务能力较弱,也未成立相应的社会服务机构,服务范围较窄。

三、改革思路

(一)重构新金融时代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当前金融业态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开展互联网金融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遵循“宽基础、求复合、重实践、国际化”路径,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知识宽广、应用能力强,集金融业务知识、互联网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多种知识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人才”,以形成综合性、多层次的能力结构,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创新精神、理论应用能力和创业技能为培养目标,顺应新金融时代的要求。新金融时代需要“高才”之材的同时也需要“德才兼备”。众所周知,金融行业是一个风险聚积行业,从各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来看,金融风险的爆发往往对一国经济带来致命冲击,而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是金融风险的防火墙,因此,高校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也应加强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的教育。

(二)打造新金融时代的金融学课程体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共享、降低了交易成本,金融产品形态、交易模式、风险的生成与传导以及金融业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变了金融运行规律。因此,新金融时代的课程体系改革应注重学科交叉,调整与丰富课程结构与内容,集金融、计算机、人文、心理学、法学等交叉学科优势,培养细分领域的全才。强化互联网金融知识,强调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开发数据挖掘、信用评估、风险评价等相应的课程体系,围绕着金融科技化、金融场景化和金融普惠化进行课程体系重构。

(三)打造新金融时代的金融学实验实践平台。以Parthon语言等工具为技术支撑,借助网络技术,走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是开发互联网金融网络课程,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二是通过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组织运营管理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三是通过模拟网络借贷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财富管理平台等进行金融场景化实训。四是搭建产学研协同的实践教学平台,与金融机构、电商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等实务部门协同配合,以金融场景化设计为实践目标,以来自业界的金融技术问题为导向,锻炼学生运用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干中学、竞赛中学,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能力导向的培养模式。

文章来源:《新金融》 网址: http://www.xjrzzs.cn/qikandaodu/2021/0712/679.html



上一篇:新基建风口下的新金融发展逻辑浅析
下一篇: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金融

新金融投稿 | 新金融编辑部| 新金融版面费 | 新金融论文发表 | 新金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金融》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