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浅析当前形势下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的对

来源:新金融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金融风险 (一)中国的金融机构存在坏账 我国由于其历史发展的原因,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这样的格局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历史

一、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金融风险

(一)中国的金融机构存在坏账

我国由于其历史发展的原因,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这样的格局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历史性坏账的存在。近年来虽然我国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额不断下降,但过多强调这些指标会使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以稀释不良贷款,而实际上不良贷款所蕴涵的金融风险也依旧存在。

(二)保险企业资本充足率较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保险业也发展迅猛,但在和发达国家相比之下,其保险深度、经营管理水平都相差甚远。目前来说困扰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保险企业的资本充足率问题以及营销管理水平问题等。随着保险业开放度的逐渐提高,保险公司在风险防御技术、信息管理水平方面的差距也渐渐地显现出来,造成大量人才流失,这对公司的生存发展空间造成了严重的压缩。

(三)流动性问题

长期的流动性问题是中国金融系统面临的难题之一。众所周知中国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城乡居民的短期存款,资金主要投放于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住房贷款等。然而这种金融现象是不太合理的,不太利于中国金融业的长期良性发展。

(四)由房地产造成的金融泡沫

最近几年来,国内银行面临着外资银行竞争和商业化经营的双重压力,各大银行都对高回报、低风险,如像房地产信贷方面这样的优质客户进行争夺,造成金融泡沫的产生。

二、有效防范以及化解金融风险的相关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财政部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

作为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国有商业银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鉴于它们的国有性质,财政部必须时刻加强对它们的监管。对于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来说央行属于一种外部监管,它无法完全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一些内部问题,因此还要去借助财政部的其他力量。国有商业银行不如国有工商企业困难,是因为银行的特殊业务如存款业务,使之难以产生现金流量问题,因此,作为出资者的财政部要真正行使好管理职能,就更要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1)按国际的金融标准建立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以及审计规则。有效保证商业银行的会计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进一步完善建立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2)促进建立科学的指标管理控制体系。该指标体系要能够全面科学地反映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并以此作为考核的基础。(3)着重降低成本与费用的支出项目。精简国有商业银行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停止自身的固定资产投资,从而减少成本支出。(4)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利润约束与预算约束。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在我国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们的企业性质,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要以利润为经营目标,建立完善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加强金融创新、积极拓宽经营范围。

金融创新是指包括观念上的创新、组织上的创新、产品上的创新等。观念创新是指金融业要时刻保证效益与质量至上、贯彻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2]。组织创新则是指建立完善责权明晰、运作高效的现代金融业管理体制。而产品创新是指满足市场客户需求,推出高需求和高附加值的金融产品。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与分业管理的金融制度,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却不利于金融机构拓展其他方面的业务。现如今,世界金融先后走上了混业经营之路,因此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必然是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这也是金融企业借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次重要变革。

(三)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人才作为金融业的重要资源,必须得到企业的重视,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搭建本企业的人才培养平台,建立起人才的开发途径,将会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使他们成为一批熟悉金融业务、政策法规与国际惯例,并充分掌握了现代管理手段与科技手段的金融人才。因此企业必须要科学地对现有金融人力资源进行市场化管理,建立良好的激励措施和教育培训机制,并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与归属感[3]。

(四)加强金融业的监管标准。

金融监管是化解金融风险的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虽然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金融监管体系,但在金融监管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存在。第一是监管不力,由于当前非现场的监管技术相对落后,造成工作效率偏低。技术分析往往只针对表面,难以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第二是监管理念落后。目前来说,大多数金融监管部门只重视合规性监管,他们对风险性的监管力度往往不足。第三监管责权不明确。由于监管责权的不明确性,当出现监管失控状态时,部门与部门之间往往存在推委现象。按照金融监管责任制,监管对象的第一责任人应对被监管机构的准入、营运、退出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管人员不足等造成监管工作难以深入内部,无法严格按具体的操作流程进行。第四是监管处理问题的时效性较差,在监管过程中虽然发现了问题,但是如果处理问题的时间相对滞后将会导致最佳管控时间的错失,当问题比较严重时才提出对策,往往只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当国际大环境面临经济滞涨,我国又处于经济通货膨胀时,由于国际的联动性将会造成当前抑制通胀的手段受到的制约。因此我国在发现问题后要马上采取措施,建立一套具有预期性和前瞻性的金融管理体系。

文章来源:《新金融》 网址: http://www.xjrzzs.cn/qikandaodu/2021/0421/585.html



上一篇: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下一篇:金融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分析研究

新金融投稿 | 新金融编辑部| 新金融版面费 | 新金融论文发表 | 新金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金融》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