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视角下的数字经济时代长尾效应研究(2)

来源:新金融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整体来看,新金融颠覆了传统金融当中的条条框框、等级观念等思维壁垒,秉承了数字经济时代平等、开放、共享的核心理念。 三、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金

整体来看,新金融颠覆了传统金融当中的条条框框、等级观念等思维壁垒,秉承了数字经济时代平等、开放、共享的核心理念。

三、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金融业转型发展的新思路

(一)长尾效应:连接生活场景,改变生活方式

传统金融是“二八法则”的忠实拥趸,坚信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因此以银行业为例,其经营重心大多放在中高端客户吸储、理财与企业大客户贷款上,对于中小微企业、个人贷款以及普通客户的业务往往不够重视。因为对于银行来说,这些小客户就是“长尾”,投入过多的人手和精力去处理长尾客户的业务,只会增加银行的成本。

图2 新金融:触达方式优化

图3 新金融:大众用户从B2C到C2B

然而传统金融行业中的“二八法则”在新金融领域并不适用。新金融较传统金融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其将长尾客户纳入服务对象(图3),即以往被传统金融忽视的80%的客户。长尾效应强调的是那些数量占绝大多数的个体的商业价值,它们单个的值虽然极低,但是这个长尾的总和不可小觑。余额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国内第一款意识到了长尾客户价值的基金产品,单个用户的购买量虽小,但用户数量庞大,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其进行整合和汇集,将产生巨大的价值,同时多数人可以从中受益,给社会带来平等的普惠效应。

数字经济时代新金融的长尾效应将会使大多数人受益。与传统金融不同,新金融服务于消费拉动型经济,是服务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发展的消费型金融;是服务长尾用户的大众金融;是致力于公益性、共享性与商业性结合的普惠金融。同时,长尾运营模式突破了传统金融的界限,与场景深度结合,将以往相对独立的商业场景、社交场景和消费场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图4)。与传统金融的银行、证券、保险等清晰划分不同,长尾运营模式没有明确的分类,理论上可以全部实现跨界运营,因此更加高效,并且可以降低成本。

长尾市场往往表现为高度碎片化,因此长尾运营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低收益,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的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不同,长尾效应对应的经济背景是“工业4.0”的智能化,对应的生产要素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信息与数据,具备普惠性、无边界和扩散性等新特征。而互联网与IT技术的发展使产品与服务的信息到达用户的平均成本降到了极低值,因此数字经济时代长尾效应的发挥往往与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紧密联系。新金融可以用极小的成本换来几乎无限长的货架,可以同时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各类客户需求。相较而言,传统金融由于可观的空间成本、人力成本是难以做到同样事情的,因为其边际效益不允许。在数字经济时代,这众多消费者即传统金融的长尾客户,单个客户的购买量虽小,但从全国市场甚至全球市场来看,用户数量之和非常庞大,其长尾效应带来的收益总和相当可观。

(二)数字经济时代长尾模式的发展前景

1.关注长尾,深入融合。在数字经济时代,无论是新金融还是传统金融,都应当关注长尾用户这部分以往被认为是低净值的、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体。互联网技术手段让碎片化市场的交易效率大幅提升,在规模化之后能够为产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一旦移动互联网与长尾运营模式结合起来,推出针对这部分客户的产品,其经济效益或许超乎人们的想象。互联网技术带来了无限的货架空间,而人们的注意力和购买力是有限的。长尾运营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非主流商品,只要新发现的商品让人们更加满意,人们就会更多地消费。当前各大银行正在大力发展其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并已通过一系列专属理财促销活动拥有数量庞大的移动端用户。当这部分长尾用户的客户端使用粘性增加时,自然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推广和营销。可以预见,在“互联网+”时代,谁能抓住这些长尾用户,谁就能在数字经济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图4 长尾运营:连接生活场景,改变生活方式

从用户的角度看,即使再小众的消费需求、再独特的金融需求也可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得以满足,相当于毫不费力进入了一个无限大的、能尽可能满足自己需要的超级市场,可以说只要是世界上公开出售的任何物品以及信息资源,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如搜索引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个性化推荐等都能较以往更为便捷地实现,消费者可以借助身边的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购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和需要的金融服务。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传统金融,均具有庞大的长尾用户。新金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关注长尾用户的消费需求和金融需求。通过关注长尾用户、深入融合,将能更好地服务民生,方便老百姓的生活,老少边贫地区和特殊群体的消费需求和金融需求也将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文章来源:《新金融》 网址: http://www.xjrzzs.cn/qikandaodu/2021/0728/692.html



上一篇:新零售未来的几种可能
下一篇:张勇阿里巴巴与中国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

新金融投稿 | 新金融编辑部| 新金融版面费 | 新金融论文发表 | 新金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金融》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