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新商科背景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探讨(2)

来源:新金融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与此同时,新商科培养的人才定位于服务传统市场的产业升级、解决新兴市场的供需矛盾。随着产业升级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间边界日益模糊,

与此同时,新商科培养的人才定位于服务传统市场的产业升级、解决新兴市场的供需矛盾。随着产业升级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间边界日益模糊,产业融合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产业融合催生的新兴产业内产品技术融合的增多与加速,对从业人员在知识的交叉运用与创新、团队协作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学专业作为财经类本科专业,迎合新商科的职业化、行业化转型契机的教育改革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构建新商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确定“一专多能”的培养理念。“一专多能”的培养理念要求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不变化,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企业、学校以及教育服务机构共同搭建三合一的合作平台。通过平台连接共享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来达到共建商科教育生态,助力教育改革的目的。在联合实施教学、联合师资培养、联合课程开发、联合设备投入四个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及课程体系的共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形成以行业应用能力为主线,不断优化金融学专业商科课程体系,凝练特色鲜明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和实践课程群。建立“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机制,及时全面反映企业、产业和经济社会需求,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真正适用于、服务于新商业的新人才。

(二)构建“双新+服务+双创”课程体系。新商科与新金融、服务于市场需求、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落实新商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优化理论教学课程设置,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课程体系,加大实验课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突出办学特色与亮点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彻底根除头脑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实践学时应占总学时的30%以上。加快以基础训练、专业训练、综合训练、创新创业训练为核心的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建设。另外,对新商科而言,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逐步完善以案例库为代表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实践教学成果共享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深入“一师一企”的校企联合制度。校企合作是新商科的必经之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企业与高校的联合培养,有利于优化金融学专业的师资结构,这也是新商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关键。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快速发展使相关金融人才建设迟缓和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新金融业态下的人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校企合作是企业在实践培养环节发挥作用,缓解短期内的人才刚性需求问题。深入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一师一企”双导师培养制度,可谓多管齐下,使人才培养效率提升。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由金融企业和高校分别派驻专业人员,设立实习基地导师制。金融企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以符合市场所需。对学生而言,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提升了专业学习兴趣,实现学以致用。同时,鼓励教师到合作企业中挂职锻炼,增加实践教学经验。

(四)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搭建一个系统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圈,有利于解决部门各自为战的问题,形成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多部门参与的有机体。要充分开发校内教育资源,不断开发符合学生学习理念的校内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资源形式上,除了传统的文本类资源,更注重微课、三维动画、音视频、图形图像等立体型资源的建设。多样化的校内教育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要推动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结合,积极统筹校内不同院系、科技园、校友会资源,充分利用校外丰富资源,探索校内外产教融合协调共享机制。这些资源能够促进学生在专业技能水平上的提升,为新商科金融行业人才供给侧改革提供有效支撑和解决方案。

[1]冯莉莉,张博.金融科技新时代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8(7).

[2]陆妙燕,陈敏红.金融智能化背景下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

文章来源:《新金融》 网址: http://www.xjrzzs.cn/qikandaodu/2021/0707/665.html



上一篇:新商科背景下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优
下一篇:浅议创新金融档案开发利用的意义和途径

新金融投稿 | 新金融编辑部| 新金融版面费 | 新金融论文发表 | 新金融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金融》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